忙碌一年,過個好年,是每個人的期盼。但國內疫情呈零星散發趨勢。因此,減少人員流動,不扎堆,不聚集,就地過年,宅居過年,是今年這一特殊“年關”的應倡之舉。 宅居過年為健康。去年,很多人都因疫情沒能安心過年,今年不少人早就做好計劃,準備來場“報復性團聚”。不過,任何不設防的聚集,都可能為全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埋雷。過年少聚集,既是顧全大局,也是為了個人健康。大家宅居過年,在提高防疫意識,重視衛生防護的同時,不妨養成規律作息、健康飲食、適當運動的好習慣。 宅居過年情更濃。在平常的日子里,家人之間總是聚少離多,難得朝夕相處。疫情防控下,許多家庭平常沒有時間說的話聊的事,如今也有了傾訴交流的時間。不如趁此大好時機,讓溝通壁壘消除,讓親情孝心長流。在相互陪伴中,“家人閑坐、燈火可親”,宅家時光也可很溫馨。 宅居過年有書香。“風雨陰晴君莫問,有書便是艷陽天。”2020年初,武漢的方艙醫院里,一名患者躺在病床上專注讀書的場景令人難忘。越是細嗅書香,我們面對病毒時就越淡定。過年宅居,與書為伴,體會知識的美麗,感受故事的力量,思索生命的意義,我們將更加理解幸福、珍愛生活、關懷他人。 宅居過好年,既需要個人的堅持與配合,也要各級各部門的系統規劃和保障。應對這個因疫生變的春節,要讓人們既能宅得下,還能宅得好。 年貨供應要安排到位。過年米袋滿,如吃定心丸。保障人民群眾宅居過年,各地要提供充足貨源,做好銷售預警,加強市場監測,及早備貨補貨,保障年貨質量。商家也可多出促銷實招,舉辦網上年貨節。優惠券、滿減、秒殺、直降……要用各種返利讓消費者在“買買買”中過出年味,真正享受年節的實惠。 公共服務要一切照常。春節期間,廣大北方地區還處嚴寒之中,要讓老百姓過個溫暖幸福年,各級各部門應拿出萬全舉措,保證社會公共服務不中斷、不打折。暖氣供應恒熱如初,雨雪來臨及時清理,快遞服務絕不打烊,銀行門店照常開放……配套的公共服務完備了,大家才能安安穩穩過大年。 防控舉措要貼心便民??陀^地說,和病毒戰斗了一段時間,我們已有一定經驗。雖然多個省區市倡議就地過年。但就地過年是倡議非強制,各地各部門在堅守防疫底線的同時,應穩妥研判形勢、注意工作方法。今年春運期間健康碼全國互認,就是我們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的貼心舉措。下一步,各部門還要充分制定應急預案,讓確需回家過年的不堵心,讓打算就地過年的不寒心。 文化生活要豐富多彩。宅居生活少不了文藝助興,備齊線上文化年貨,方能滿足公眾精神需求,過個充實年。這兩年,網上博物館、藝術館精彩亮相,各類演出機構推出線上演藝及娛樂服務,公眾即便足不出戶,也能享受多元文化生活。宅居過年,年味氣氛卻不能淡。文藝工作者應各展所長,讓文化的力量穿越阻隔,直抵人心、溫慰人心。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,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。宅居過大年,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,舍小聚、為大家。讓我們心手相牽、篤定前行,用電話、微信、短信等非接觸拜年的新年俗,共同迎接辛丑牛年健康、美好的春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