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
村民因家庭變故陷入困境,屬于困難群眾“漏保”“漏救”問題,村里卻沒有及時識別,鎮紀委干部在下基層中發現了這一問題,督促立行立改;村委會主任截留侵占自然災害補助資金,紀檢監察干部從群眾的一句話中發現端倪,順藤摸瓜,使違紀的村主任受到紀律處分,維護了群眾的利益……多地紀委監委推行的“一線工作法”,有效提升了監督質效。
“一線工作法”,作為我們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工作方法,體現了一切從實際出發的思想路線和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工作作風。福建省紀委監委積極傳承“四下基層”優良作風,持續推動監督下沉、監督落地,督促鄉鎮紀委堅守職責定位,從實際出發探索有效履職的方式方法。云南省紀委監委派出監督檢查組分赴25個邊境縣(市),對各級領導干部下沉一線督促外防輸入責任落實情況、做好應對突發疫情演練和處置準備工作情況等開展專項監督。
干部是浮在表面,還是沉到下面,其解決問題的力度和效果是大不一樣的。當年,焦裕祿為治理蘭考風沙鹽堿,經常不辭辛勞跟著調查隊,追風向、查風口,把自己變成了滿身泥水的“脫坯人”。谷文昌為讓東山披上綠裝,拜群眾和技術人員為師,與他們活干在一起,汗流在一起,找到了遍植綠蔭的“錦囊”。今天,紀檢監察干部深入基層,從家長里短中發現群眾的“急難愁盼”,使紀檢監察工作更貼近群眾、更接地氣。實踐證明,干部沉下去,貼近的是感情,轉變的是作風,凝聚的是推進工作的合力。
基層一線離群眾更近,有利于發現真問題,靶向糾治形式主義、官僚主義。廣大紀檢監察干部帶著問題去走訪,奔著問題尋良策,緊盯基層“關鍵少數”,緊盯難點堵點痛點,從群眾的眉頭間、話語里洞察隱患,從細微處抓好整改,堅持一事一策,精準定位,做到發現問題在一線,化解矛盾在一線,以案說法在一線,使基層紀檢監察工作更有溫度、更有力度,讓干部群眾直擊紀檢監察工作的成效,增強正風反腐的信心。
多下基層,多到一線解決問題,提高的不只是工作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,還有干部聯系群眾的本領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不少紀檢監察干部說,通過經常跑基層、到一線,曬黑了皮膚,練勤了腿腳,密切了與群眾的感情,找到了解決問題的突破口。“一線工作法”促進了干部的成長,增長了他們做群眾工作的本領。人才要從一線培養,通過完善“一線培養、一線歷練、一線選拔”的模式,拓寬干部培養的路子,鍛造讓黨和人民放心的“鐵軍”。
千虛不博一實。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位的重要職責,更應該帶頭弘揚求真務實、真抓實干的作風,真正沉下心來,撲下身子、帶著問題,到一線去看個究竟,到群眾中尋找答案,把問題解決在基層、解決在一線,推動紀檢監察工作提質增效。(向賢彪)